【宣講匯】別讓這些 “家常菜” 悄悄拖垮你的胰島!高血糖朋友快自查
2025年09月04日
來源:文章來源網絡
別讓這些 “家常菜” 悄悄拖垮你的胰島!高血糖朋友快自查
前幾天在小區遛彎,碰到樓下張阿姨蹲在花壇邊擇菜,一看見我就湊過來問:“小王大夫,我這血糖高了兩年,最近聽鄰居說連白菜都得少吃,說是什么‘涼性菜傷脾胃’,你說我這日子過得,連口踏實飯都快吃不上了?”
我拉著阿姨在石凳上坐下,笑著說:“阿姨您別慌,咱們中醫講‘食無絕對禁忌,關鍵在辨證吃’。白菜清清爽爽的,只要做法對,根本不會傷身體。真正讓您血糖不穩、胰島受累的,反倒是那些天天端上桌、您覺得‘吃著香又沒毛病’的菜。”
其實很多高血糖朋友都有這樣的誤區:要么把 “發物”“涼性” 掛嘴邊,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碰;要么覺得 “只要不吃糖,多吃點啥都沒事”。但從中醫 “去邪食、扶正氣” 的思路來看,糖尿病調理不是 “一刀切” 忌嘴,而是要揪出藏在飲食里的 “隱形麻煩”。今天就跟大家聊聊三種最容易被忽略的 “胰島負擔者”,您家餐桌上要是有,可得多留神。
一、泡在油里的 “香口菜”:越吃越饞,胰島越累
張阿姨跟我吐槽,說她老伴就好這口 —— 炸丸子、地三鮮、干煸豆角,每天沒盤重油的菜就咽不下飯?!澳闶蹇傉f‘油多菜香’,我攔都攔不住,結果上次體檢,胰島素抵抗又重了。”
這事兒真不是小事。中醫說 “肥甘厚味生濕熱”,那些裹著面糊炸、澆著濃油汁的菜,吃著是香,但油分全藏在食材縫里。這些油進了肚子,會讓脾胃像裹了層油紙似的轉不動,慢慢攢出濕氣;濕氣久了又會變 “熱”,像小火苗似的烤著胰腺。胰腺天天被這 “濕熱” 熏著,分泌胰島素的勁兒就越來越弱,血糖能不高嗎?
您不妨想想:家里是不是總做炸物、紅燒菜?吃完是不是覺得胸口發悶、嘴里發黏,連喝幾杯水都不解膩?別以為這是 “吃撐了”,其實是脾胃在喊累,胰腺在 “求救” 呢。
二、熬得軟爛的 “快手粥”:喝著舒服,升糖 “偷著快”
有次去朋友家做客,她媽媽熱情地端來一碗小米粥:“你看我這粥熬得,米油都出來了,給你補補!” 可朋友悄悄跟我說:“我媽血糖高,卻天天早上喝這粥,說‘好消化’,結果空腹血糖總超標?!?/span>
這就是很多人容易踩的坑 —— 覺得粥熬得越久越爛,對腸胃越好。但中醫講 “粥糜易化,急則生糖”,尤其是精米、小米熬的稀粥,煮得越久,淀粉糊化得越徹底,進了肚子跟喝糖水差不多,血糖 “噌” 地就上去了。胰腺得馬不停蹄地分泌胰島素來降血糖,長期這么 “連軸轉”,再好的胰島也扛不住。
您家是不是也愛喝熬得軟爛的白米粥、小米粥?喝完是不是不到午飯點就餓,還總覺得心慌手抖?這不是 “消化好”,是血糖升得快、降得也快,身體在 “鬧饑荒” 呢。
三、藏在冰箱里的 “甜零食”:解了饞,卻傷了胰
我接診過一位阿姨,說自己正餐控制得特別好,米飯只吃小半碗,可血糖還是不穩。后來聊到零食,她才說:“我下午總有點餓,就吃兩塊威化餅、喝杯紅棗豆漿,想著‘墊墊肚子沒毛病’?!?/span>
可您知道嗎?威化餅里的糖和反式脂肪,紅棗豆漿里額外加的糖,比一碗米飯的升糖力還強。中醫說 “甜能助濕,過甜則滯”,這些甜零食吃著不覺得多,卻會讓脾胃變得 “懶怠”,胰腺得額外 “加班” 才能把糖代謝掉。時間長了,胰腺 “沒勁了”,血糖自然就控制不住了,還會讓人總覺得口干、晚上起夜多 —— 這都是 “濕邪裹著糖” 傷了津液的信號。
您是不是也愛在冰箱里囤點餅干、糕點,或者把蜂蜜、果醬當 “健康調料”?吃完是不是覺得嘴里更干,還總犯困?這都是糖分在悄悄給胰島 “加碼” 呢。
老中醫給的 “護胰飲食小竅門”,記下來照著做
炒菜少放油,多 “蒸拌燉”:每天炒菜油別超兩瓷勺,多做清蒸魚、涼拌菜、燉豆腐,既能嘗到食材本味,又不給脾胃添負擔。
粥里加把 “粗”,升糖慢一半:想喝粥別光用精米,加點燕麥、藜麥、紅豆,煮得別太爛,既能飽腹,又能讓血糖穩下來。
零食換一換,健康又解饞:餓了別找餅干糕點,吃把原味堅果、半個蘋果,或者喝杯無糖酸奶,既能墊肚子,又不傷害胰島。
飯后走一走,消化不用愁:每天飯后散步 20 分鐘,能幫脾胃 “干活”,讓食物消化得更慢,血糖也能更平穩。
您不妨現在就去廚房看看:油壺是不是總滿著?米缸里有沒有粗糧?冰箱里是不是藏著甜零食?要是有,從今天開始慢慢改,胰島肯定會 “感謝” 您的。
其實養護胰島真不難,不是讓您這也不吃那也不吃,而是要學會 “聰明吃”—— 避開那些藏在身邊的 “隱形負擔”,給胰腺減減負。要是您還有 “吃得多不胖,血糖卻高”“明明忌了糖,血糖還是不穩” 的困擾,歡迎在評論區跟我說說,咱們一起找原因,把飲食調理好。
最后提醒大家:這些飲食建議只能幫您日常調理,不能替代醫生治療。要是血糖波動大、身體不舒服,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聽醫生的專業指導!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聲明:本網所有文字、圖片、稿件等,版權均屬原創者所有,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盡管編者已通過種種途徑聯系權利人仍沒有取得聯系者,如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本網刪除或按國家有關規定支付稿酬。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授權均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